“说起我们惠安啊,金斗笠、五彩花巾的惠安女和前面一望无边的红树林是我们的骄傲”,在位于福建惠安县海边的洛阳江大桥上,陪同记者一行的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惠安女”小庄,指着前方浸润在海水中只露出一层树顶的红树林,给我们做起了免费的“导游讲解”。对于记者这样从小生活在内地的人来说,头一次见到生长在海水中的树林,特别是看到海鸟不时在树顶悠闲地盘旋、驻足,心里不由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眼前所见的不过是一池静谧的湖水,怎么也不会把它和惊涛骇浪的大海联系起来。“桥头边矗立的是我们福建老乡、北宋大书法家蔡襄的雕像”,我们的视线随着小庄那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转向了桥头,只见那里有很多游人正在以高大的蔡襄雕像和宽阔的海中树林为背景拍照留念。“你们看,蔡襄的神情多么安逸,好像这位大文豪看到这么美的红树林也不舍得走了,在这里一站就是千年”。
其实,蔡襄在红树林前一站千年只是小庄妙手偶得的浪漫想象,这片红树林并不是自然成林、古已有之,而是始于上世纪末的国债造林项目的杰出成果;更确切一点说,在2001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浅海滩涂。从2002年起,在先后三期国债造林项目和地方各级配套资金的支持下,惠安县通过艰苦努力在原有的仅约20公顷红树林的基础上,营造了400余公顷新红树林,方才形成了今日洛阳江口美丽的人文和自然生态景观。惠安县林业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红树林造林属于福建省“十一五沿海防护林规划”建设项目,这一项目目前又得到了2008年11月下达的新增中央预算内林业建设投资的支持。其中惠安县获得的中央资金额度为402万元,另外还有各级地方配套资金101万元。实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后,惠安县将在保护现有400公顷红树林的基础上,再新增营林面积60公顷。这位负责同志还介绍说,除了红树林造林,惠安防护林建设项目还包括沿岸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的造林、修复和封山育林。看到记者听到这么多专业术语后的一脸迷茫,他幽默地解释说,“简单地说,我们是水陆并进。走,我带你们到陆上看看。”
于是我们一行又驱车大约20公里来到了一个位于山区的村办林场。只见在一个小山包的南侧山坡,民工们正在忙碌地在挖好的树坑里植树、培土、浇水。记者爬上五六十度的斜坡,与一个正在给新栽的桉树苗浇水的民工攀谈了起来。“老乡,你怎么称呼?”,“我叫何建设”。老何看上去大概四五十岁,不是惠安本地人,他告诉记者,工程队雇他来种树,“每挖一个坑并种好树给我1元8角,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挣到1200块钱。队上从来不拖欠我们的工资”。提到不拖欠民工工资,工程队的负责人余明贵显得颇为自豪,“今年碰上了罕见的特大干旱,造林期一拖再拖。要在以往,这活是没法干了,弄得不好就得赔本。可我知道这次造林是中央1000亿元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的项目,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相应的资金肯定会到位。只是国家有国家的规矩,没有进度就不能付款,所以我毫无犹豫就为林地清理等前期工作垫付了100多万工程款,我相信国家”。惠安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余明贵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我们实施扩大内需的林业建设项目后,实施造林的工程队,为造林提供苗木的苗圃,以及化肥、农机供应商等等,前前后后不少产业一下都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开足马力生产施工,有的先行赊账垫付。我们县的项目,红树林、基干林、纵深防护林一共要建设39000多亩,这是多么大的市场”。
每一分钱都受到近乎苛刻的监督
余明贵们对国家的信任是有切实保障的。以福建省为例,根据记者从该省林业厅获得的材料,早在接到国家新增投资的口头通知后,林业部门就迅速进行落实,于2008年11月15日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有关抓紧做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申报工作的紧急通知,将规划建设任务分解到沿海各县(市、区)。在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沿海防护林工程7000万元投资计划正式文件后,发改委和林业部门迅速行动,于2008年11月28日按中央要求提前5天完成计划下达工作。而此前一天,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昌平专门主持召开落实农口新增投资有关工作专题会议,会上明确了沿海防护林1750万元配套资金由省级统筹解决。
项目资金迅速落实到位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更是严格到近乎苛刻的程度。据福建省林业厅有关官员介绍,林业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从中央到省里、从林业部门到发改部门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已经进行了7次有关的督导、检查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也深刻领会到此次林业项目拉动内需的重大意义,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项目建设上。
事实上,不光福建,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林业项目以扩大内需、拉动就业。2008年四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追加了中央林业投资36.5亿元,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0亿元、“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5亿元、沿海防护林工程5亿元、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3亿元、珠江防护林工程1亿元、太行山绿化工程1亿元、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1.5亿元,预计可拉动相关地方和社会投入近100亿元。项目实施以来,各地纷纷传来好消息:广东省2009年将在中央6500万元林业追加投资的基础上,实现全省各级财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40亿元;四川将林业新增投资与地震灾区灾后生态修复重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8年累计完成林业及生态重建项目投资65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80亿元,2010年力争累计达到230亿元;安徽省2008年用于营造林的投资累计达到5亿元,其中90%以上为社会资本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实施的这些林业项目预计可以创造新增就业岗位120万个。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林业局正在就林业项目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展开进一步的调研。
大林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林业项目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再有人怀疑,但提起林业项目可以创造就业,可能有些人就不以为然了,“林业部门就是挖坑种树,就算暂时创造出老何那样的就业岗位,等树栽完了、育好了,这些就业岗位就又消失了,没有持久性”。其实,这种看法并没有完全理解大林业的内涵。
在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的安徽省广德县,记者走访了一个叫高峰村的小山村,这里漫山遍野的毛竹四季常绿、郁郁葱葱,村民们便利用起丰富的毛竹资源办起了竹扇加工厂。在一家加工厂的扇架加工间里,记者看到,上万个大小各异的扇子骨架井井有条地码放着。在一人一个的工作桌前,这里的女工们正在小心地用细细的绳线把经过上一道工序加工而成的竹片穿起来。一位名叫吴艳的女工告诉记者,她就是本村人,到厂子里来做工是按件计酬,每穿好一个扇架给1角5分钱,她差不多每月能来20天,每天7、8个小时,平均下来1个月能拿到700多元。记者又去成品间参观了一番,发现不少制成的扇面上印的文字、图案都是日本风格。这里的负责人介绍说,她们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到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不要小看我们这些娘子军,我们的扇子可是出口创汇的”。听了她这话,记者才猛然注意到厂子里全是清一色的女工,并且都来自附近的村子,她们把做扇子作为一项补贴家用的副业。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家竹扇加工厂,这些妇女在农忙之余也只有闲在家里,很难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与竹扇加工厂里的“娘子军”相比,位于广德县经济开发区内的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无疑就是大阵势了。这家公司注册资金13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拥有50多台套高度自动化的数控设备和30万平米竹地板胚板生产能力,并通过了ISO9001、德国TUV等多项质量和环保体系认证。该公司2002年成功开发了竹质工作台板,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到北美、日本、西欧、澳大利亚等地。2008年6月,该公司又与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合作开发了一项用竹篾集成材取代玻璃钢作为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技术,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并开始供货。为应对眼下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家公司又与国内某强势品牌合作,利用其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记者注意到,在这家企业轰隆隆的厂房里,青年男工比女工还要多。一位工人师傅告诉记者说,在这家厂子上班很稳定,工资待遇也不比到江浙一带打工差,而且还能照顾到家,所以大家都愿意来这里工作。同行的广德县副县长冯先同则向记者介绍说,在经济开发区内与宏宇公司规模相似的林木产品、森林食品加工企业一共有6家,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正是这些林产品加工企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广德的竹林也越来越值钱,一亩山林的年均承包费由六、七年前的20多元增加到目前的300~500元,人们比以前更加爱林、护林,自发巡山护林的村民越来越多,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越来越小,广大群众营林育林的劲头也更足了。
惠安的红树、皖南的毛竹,给桉树苗浇水的老何,低头穿竹扇的小吴,一个个形象在记者的脑海中叠加,让记者不由得想起了一句俗语,靠山吃山。拉动内需的林业项目也好、带动就业的林木加工业也好,绝非单纯地一味造林,也绝非简单地一味砍树,归根结底都是利用林业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把青山密林和林木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经济发展、就业增加、人民增收,实现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和谐。这正是林业令其他任何行业和项目建设都无法媲美的独特优势。记者在这里衷心希望,林业建设能够为国家“扩内需促就业”做出突出贡献,也衷心希望借着国家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东风,我国林业能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